返回首页 > 您现在的位置: 我爱四平 > 企业单位 > 正文

四平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成果逐步显现

发布日期:2016/2/20 9:08:41 浏览:

四平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成果逐步显现

2014年12月30日来源:四平日报

首次将世界名著改编成吉剧参与全省吉剧汇演,结束四平15年没有大戏的尴尬历史;“文化惠民送戏下乡”全年累计完成80余场……转制后的四平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,不仅在省内外打响了四平专业演出院团的名号,也让四平的百姓在家门口欣赏高品位演出不是梦!

转企改制后的四平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是一个年轻的团队,在转企改制中,有的员工对身份的转变不安,对未来前景不看好,工作中存在消极态度。重新收拾人心,激发活力和潜能,是院团改革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问题。新一届的院团领导班子,根据本团特点,推出了一整套严格而又人性化的管理办法。各种管理方法的核心是用制度管人。在全新的企业化运营机制中,院团长作为企业法人代表,有权引进优秀人才,创排精品。灵活的机制,盘活了院团,凝聚了人心,带来的是开阔的视野和雄心。

转制后的四平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以市场为导向,以发展为目标,主动找市场,选剧目。仅今年已累计演出120多场。今年4月,在江苏举办的全国连厢舞大赛中,四平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原创的满族花棍舞《乌里归索》摘得金奖;代表吉林省参加国家可移动文物普查吉林省巡回演出,在全省九个市州演出近30场。所到之处,观众们反响强烈。在通化的巡演中由于中途停电演出中断,但现场几千名观众仍在原地坚守,等待来电继续观看演出。这次巡演也得到了市州兄弟院团的一致好评,在他们印象中转制后的四平院团已经“溃不成军”,而这次50人的巡演阵容和精彩纷呈、高潮迭起的演出效果,让所有人为之点赞。这次演出的成功,也让转制后的员工们备受鼓舞,大大提振了士气。

实践证明,改革不仅没有让这个国有院团消亡,反而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。通过转变思路,激发活力,推出优秀作品,开拓演出市场,不仅员工们思想稳定,收入有所增加,而且在一系列活动中,展示了四平唯一一家国有专业演出院团的风采。

“改革最大的好处是激发了人的创造性和活力。”只有彻底解放思想、转变观念,国有艺术院团才能产生内生动力,激发活力和创造力。谁的演出多,谁的工资就高;谁的演出好,谁的收入就多。以前下乡演出有的演员出工不出力,现在不让谁演谁都不乐意。在排练大型吉剧《温莎的风流娘儿们》时,80余名演职人员在炎炎夏日“封闭”式排练近百天,累了就躺在舞台上休息,困了就垫上纸板在走廊里睡上一小会儿。功夫不负苦心人,在不久前结束的振兴吉剧优秀剧目汇演中,四平艺术剧院有限公司首次将莎翁的名著《温莎的风流娘儿们》搬上吉剧舞台。《温莎的风流娘儿们》独树一帜,得到省委宣传部、省文化厅、省艺术研究院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,一举荣获吉林省2014年吉剧优秀剧目汇演艺术节大奖。这是四平艺术剧院有限公司转制后的一个大胆尝试,它不仅是响应我省振兴吉剧的号召,更是转制院团开拓市场、走出困境的契机。让世界名著走进中国、走进基层、走进校园、走进普通百姓,也充分展示了四平专业艺术院团的实力和厚重的文化底蕴。

革除旧体制藩篱,势必艰苦探索、攻坚克难;打破原利益分配,务须锐意进取、开拓创新。短短的两年时间,转制后的四平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从破冰之旅到完善发展,开拓省内外市场,增加员工收入,正阔步走进文化发展繁荣的“大道上”。

(责任编辑:袁松年)

最新企业单位

欢迎咨询
返回顶部